“温杯烫盏时要让热水均匀浸润杯身,投茶量以盖碗容量的三分之一为宜,注水时壶嘴距碗沿3厘米更易控制水流——”近日,学生第15公寓“家空间”活动室内茶香弥漫,后勤集团开设的通识课程《中华传统生活美学》首次实践课在此拉开帷幕。特邀资深茶艺师手持白瓷盖碗,为30余名学生生动演示茶文化与冲泡技法,带领大家在指尖翻飞间感受中华传统生活美学的独特魅力。
一叶知春秋:茶知识里的文化密码
“同学们知道吗?一片茶叶从采摘到冲泡,至少要经历21道工序的打磨。”课堂伊始,茶艺老师以“茶叶的前世今生”为主题,从绿茶的“清汤绿水”讲到黑茶的“陈香醇厚”,用实物展示了龙井、铁观音、普洱等6类茶叶的形态特征。当讲到宋代“点茶”技艺与现代茶艺的传承关系时,她特意举起宋代茶盏复刻品:“古人以茶为媒,将生活琐事升华为艺术,这正是我们要传承的‘美学生活’。”学生们围坐成排,有的认真记录茶叶功效笔记,有的举起手机拍摄茶叶在水中舒展的慢动作,不时发出“原来乌龙茶是半发酵茶”“祁门红茶居然在几百年前的英国也很流行”的感叹。
指尖生雅韵:盖碗里的劳动美学
“现在请大家左手托碗底,右手持盖沿,注意‘刮沫’时盖沿要倾斜45度——”实践环节中,学生们分组围坐在操作台旁,在老师指导下开始盖碗冲泡练习。航建学院的寇同学起初屡屡被热水烫到手,在反复练习“高冲注水”技法后,终于泡出第一盏琥珀色的武夷岩茶。“手腕发力的轻重会影响茶汤浓度,原来看似简单的‘倒水’藏着这么多学问!”他举着茶杯与同学碰杯,茶雾氤氲中露出成就感满满的笑容。
以劳育美:后勤集团的“文化育人”实践
此次茶文化实践课是后勤集团“劳动育人+服务育人”双结合理念的生动体现。作为入选2024版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名录的特色课程,《中华传统生活美学》依托后勤集团整合的校内外资源,不仅邀请非遗传承人、行业大咖等担任公益讲师,还创新设计了“理论+实践+展示”三维教学模式,希望通过茶道、掐丝珐琅这些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的实践活动,让劳动教育从“纸上谈兵”变为“动手实践”,让学生在揉捻茶叶、调配釉料的过程中,真正理解“美在生活、劳以育美”的深刻内涵。
古韵新声:传统文化的青春表达
本学期《中华传统生活美学》课程还将推出“冬季养生饮品制作”“汉服形制与礼仪”“传统家居艺术”等主题实践,学生通过“专业指导+小组共创”形式参与,并计划联合学生兴趣社团举办“行走的课堂——校园生活美学主题摄影展”活动,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技能转化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意源泉。
夜幕降临时,活动室内仍飘荡着淡淡的茶香。学生们带着手写的“品茶日记”离开,有人在课程反馈表上写道:“原来传统文化离我们这么近,下次想亲手给家人冲泡一杯!这杯由学生亲手冲泡的清茶,不仅盛满了醇厚的茶汤,更承载着后勤集团以文化人、以美育人的初心,让劳动之美、传统之韵在青春校园里静静流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