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贯彻落实《后勤集团服务育人行动方案》,后勤集团餐饮服务党支部与研究生动装所第一党支部,于6月22日在美食城三层联合打造沉浸式“后勤小课堂”——“包饺子”劳动实践活动。旨在让同学们通过亲身参与劳动提升劳动技能,同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。本次活动采取多人分工的教学方式,使同学们在协作中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。
餐厅管理员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实践课的意义,并对中式面点的种类划分进行了深入讲解,着重强调饺子作为中华传统美食,不仅承载着千年饮食文化,更寄托着劳动人民浓厚的情感与精神内涵。
食堂工作人员随后详细讲解包饺子的步骤,包括和面、调馅、擀皮、包制和煮制等环节,同时亲自示范包饺子的技巧。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,同学们分组协作,开启实践之旅。活动现场氛围热烈,大家各司其职,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操作。案板上,同学们手法渐趋熟练,饺子依次排列。不多时,操作台上便铺满了同学们的心意之作,一排排饺子似整齐列队,静候下锅。
活动最后,同学们更是尝到了亲手包制的饺子,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,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,要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同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。
卢海兰同学感慨道:“我特别幸运能与大家并肩协作。临近毕业季,当我看到师兄们脸上洋溢的笑容,便知道此次活动为他们的校园时光画上了难忘的句点。在包饺子的欢乐氛围里,大家不仅收获了欢声笑语,还解锁了超实用的生活技能,这次活动真的太有意义啦!这段共同付出、共同创造回忆的经历,我会一直珍藏。”
汪童同学有感而发:“三年读研路,我见过太多‘用力’的时刻,而今天的包饺子活动,却让我第一次发现‘用力’之外的另一种活法 —— 不必追求‘完美结果’,也无需计较‘效率高低’,只需专注于手里的面皮、眼前的人,把每一个动作都放慢、放轻。感谢支部在我们毕业前种下这颗‘温暖的种子’,用一场充满烟火气的活动,将‘离校’前的时光酿成了最甜的回忆。未来无论走到哪,只要想起今天锅边的笑声、饺子的香气,我便知道‘家’的方向永远在这里。”
符文轩同学回忆道:“现场的氛围宛如煮沸的水般热烈,有人举着手机拍着别人包的‘奇形饺’,说要发到家族群‘炫耀’。回想起读研的三年,那些一起改论文的深夜、互相送早餐的清晨、组会上被同学调侃的瞬间,才发现原来最珍贵的‘成果’从来不是发表的论文,而是眼前这群人。感谢支部把‘包饺子’变成了一场有温度的仪式,让我们在离校前又多了一段‘围炉话暖’的回忆,也让我懂得所谓‘美好回忆’,从来不是刻意制造的,而是有人用心陪你‘一起经历’。”
未来,后勤集团将继续秉承“服务育人”的理念,在同学中间开展更多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,激发更多同学的潜能和参与劳动的热情,让大家在服务中学习,在实践中成长。